登革热和基孔热有什么区别?症状、治疗、预防一文看懂

作者:高老师    

基孔热还没走,登革热又来了。这两个“热”,虽然传播方式类似,但在症状表现、潜伏期、病情走向上,存在不小差异。有人疼得下不了床,有人退了烧却“骨头还在碎”,你仔细看症状,还真能分出个一二。

登革热和基孔热有什么区别?症状、治疗、预防一文看懂

今天咱们就来说清楚:登革热和基孔热到底有啥区别?怎么判断?为什么都值得我们警惕?

一、关键区别:登革热和基孔热怎么区分?

1、高烧都有,但顺序不一样

登革热:高热是首发症状,起病猛烈,体温直上38.5℃甚至40℃;

基孔热:也有高烧,但更多在发病初期的前1~2天,且通常伴随关节或肌肉剧烈酸痛。

而且,基孔热的烧退得快,有时还不反复。但登革热有些患者出现“马鞍型发热”——退烧后又突然复燃。

2、疼痛部位不一样

登革热:肌肉酸痛感集中在眼眶、腰背、四肢酸胀,不少人形容像全身被“压过去拖回来”;

基孔热:关节痛更重、更集中,特别是手腕、膝盖、脚踝、小指等小关节,可持续好几周甚至几个月。

有些患者一看,烧退了,怎么还是走路跛?那很可能是基孔热“后遗痛”在找你麻烦。

3、出疹时间不同

登革热:退烧时或高烧后 2~3天内开始出疹子,红点密布,多见于面部、手臂、躯干、腿部;

基孔热:疹子多在发热期中后段或刚退烧时一并出现,也比较密集,但很少有瘙痒感。

登革热的疹子有时还会伴随皮肤瘙痒、脱皮,但基孔热大多只是视觉上刺眼,不痒。

4、恢复期长短差很多

登革热:大部分人一周内缓解,高烧期间最难熬,之后多为体力恢复问题;

基孔热:可能“退烧快,疼痛久”,关节痛能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

二、有没有特效药?如何治疗?

坏消息是,两种都没有“专门解药”。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自愈,只要处理得当。

共通治疗原则:

特别重要:如果你在发病期间有持续腹痛、呕吐、出血表现立即就医!

三、普通人怎么防?

登革热也好,基孔热也罢,它们提醒我们如何看待高烧和身体信号:不是快发烧了才吃药,而是提前知道了能更早应对。不焦虑,从认知开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看懂这两种“相似又不同”的病。

发布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