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喉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全面解析,附症状对比、护理建议

作者:张老师    

每年夏天,孩子一高烧、不吃饭、嘴巴里冒疱疹,家长第一反应往往是:“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然而,看似相似的症状,实际可能是另一种病——疱疹性咽喉炎。这两者虽然都是夏季高发的病毒感染,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文将从症状、发热表现、出疹部位、传播方式、护理要点等多角度,教你准确区分疱疹性咽喉炎和手足口病,做到对症护理,避免误判。

疱疹性咽喉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全面解析,附症状对比、护理建议

一、首先,它们真的不一样!

虽然听起来很像,有的人甚至小时候把“疱疹性咽喉炎”叫成“小手足口”,但医学上,这可完全是两种病。

1、疱疹性咽喉炎

大多数疱疹性咽喉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尤其是A4、A10、A16)引起的,主要影响的是口咽部区域。孩子通常表现为: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战场”覆盖更广。也常由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EV71)引发。它的特点是:

二、怎么快准狠地分清这两种病?

1、看疱疹长哪儿

如果疱疹集中在咽喉、口腔黏膜深处,而其他部位几乎无异常 —— 十有八九是疱疹性咽喉炎。

如果孩子的手、脚和屁股也同时出现小疱疹或红点,那就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

2、高烧 VS 低烧

疱疹性咽喉炎常常是突发高热,可达39~40°C,有的持续好几天。

手足口病发热也有,但常常是中低烧,症状相对温和。

3、喉咙痛 VS 全身不适

嗓子剧烈疼痛、不吃东西、不说话、流口水,这些是咽喉炎专属表现。

而手足口病患儿更多是因为全身不舒服、皮疹发痒痛苦、不想动。

三、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传染性强吗?要不要隔离?

答案是:都非常容易传染!

病毒经由口鼻飞沫、唾液、粪便传播,你家的宝宝、幼儿园同伴,甚至看起来健康的大人,都可能再次传播。

疱疹性咽喉炎的传播期:

发病初期到退烧后的一周内,飞沫传播风险大

粪便带毒时间长达几周,要持续注意卫生

手足口病的传播期:

从症状出现前就已具有传染性

疱疹还未结痂前,也具有一定感染力

排毒期较长,痊愈后仍可能携带病毒

所以,两种病都要重视隔离和看护,不建议在发病期间上学、托班。

四、家长该怎么护理?治疗方案其实很像!

不论是哪种疾病,目前都没有特效药,主要依靠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带来好转。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

1、疱疹性咽喉炎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喉炎虽然都常见,也不是“大病”,但护理不当、误判病情,也可能造成孩子受罪、家庭焦头烂额。理解清楚发病原理、症状不同和护理重点,就能做到不慌乱、不误治。

发布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