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安神、缓解头痛——天麻的作用与功效

作者:张老师    

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自古被誉为“熄风药中的圣品”。不同于大多数植物,天麻主要依靠共生真菌供养生长,无法独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有“山中金”之称,供不应求。本文详解天麻的主要作用、适合人群、科学吃法及服用注意事项,让你吃对天麻,真正发挥养生价值。

养血安神、缓解头痛——天麻的作用与功效

一、天麻的功效

1. 平肝息风,缓解头痛眩晕

这是一项传统中医最认可的核心功效。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广泛用于肝阳上亢引发的头晕目眩、头痛偏头痛、筋脉拘急。常见于高血压人群的头晕发作;气血不足、肝火旺盛导致的长期偏头痛。现代研究也指出,天麻在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和血管张力方面有天然优势,能温和稳定地减轻大脑压力。

2. 改善脑供血、保护血管健康

中老年人常有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等情况。这很可能与脑血流变缓、微循环障碍相关。研究证实,天麻提取物能改善大脑血流量,扩张微血管通道,具有一定的预防脑梗、缓解脑疲劳的辅助作用。正因如此,“天麻胶囊”“天麻口服液”等被广泛应用于老年脑血管保护领域。

3. 缓解神经衰弱,改善睡眠质量

很多上班族、学生、高压工作者长期处于失眠、多梦、紧张易怒状态。天麻具有温和安神的效果,常与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等同用,构成中医“镇静宁心”方剂:缓解紧张焦虑;改善浅睡、多梦、易醒;预防长期神经紧张导致的头痛。

4. 抗癫痫、抗脑电异常

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调节功能,在现代中医学中也用于:癫痫辅助治疗;小儿抽搐、神经兴奋状态;舒缓准更年期女性植物神经紊乱。虽然不是西药的抗癫手段,但其温和、持久的调节方式,为中医干预神经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5. 改善记忆,健脑益智

传统名方“天麻钩藤饮”常用于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人群。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天麻中的有效成分天麻素,可以抗自由基、抗氧化;刺激神经再生因子分泌;有助于延缓记忆力下降过程;适合脑力劳动者、中老年记忆减退者、神经疲劳者作为膳食或辅助干预。

二、天麻适合哪些人吃?

天麻虽然是药食同源之品,但并不是“万能草”,主要适用人群有:

适合人群典型症状
高血压人群经常头晕头胀、肝阳上亢型
脑供血不足手脚冰凉、记性差、注意力涣散
经常偏头痛情绪波动大、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疼痛
睡眠障碍人群多梦、浅眠、易醒、白天脑胀昏沉
神经衰弱者胸闷心烦、情绪敏感、易疲劳

三、天麻怎么吃效果最好?推荐4种常见吃法

1. 天麻炖鸡汤或炖鸽子

养血安神、改善头晕乏力,适合家庭食补。天麻、生姜、红枣搭配鸡肉/鸽子慢炖1~2小时即可。

2. 泡水喝

常用于高血压、偏头痛调理,一次3克左右,温水冲泡,连饮1~2周。

3. 研粉吞服,调节神经系统

将干天麻研成粉,每次1克,早晚调温水送服,有改善脑部供血之效。

4. 药膳煲粥(配百合、莲子)

适合神经衰弱、睡眠不稳者,天麻粉或丝煮粥,搭配些助眠中药辅助调养。

四、食用天麻的注意事项

1、天麻性偏凉,脾虚湿重、大便溏泻者少用;

2、效果需长期调理,不是快效止痛药;

3、活血药、抗凝药并用时,应注意凝血风险;

4、感冒发热期间、急性病期不建议使用;

5、孕妇需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天麻作为中医的常用药材,主要作用与功效有平肝息风、止痉安神、缓解头晕头痛;现代药理又发现其具备神经保护、抗癫痫、改善记忆和抗氧化等功能。天麻适合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神经紧张及部分中老年人日常调理,但切记合理用量、辨证施用,不可盲目过度依赖。

发布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