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测不准怎么办?正确测血糖的流程和方法全解析

作者:高老师    

在日常生活中,用家用血糖仪测血糖已经成为很多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偏高人群的日常习惯。但是不少糖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今天早上空腹血糖正常,下午一测忽然超标;或者刚洗完手测出来的血糖值和平时偏差巨大。于是,很多人会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血糖仪坏了,测得不准?”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问题不在血糖仪本身,而是在测量方法、使用细节、试纸保存、环境温度等方面出了问题。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讲:血糖仪测出来不准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量提升准确性?

血糖仪测不准怎么办?正确测血糖的流程和方法全解析

一、血糖仪测得不准,可能是你忽略了这些细节

1、测血糖前没洗手,手上残留糖分或油脂影响血滴质量;

2、长时间暴露的试纸吸潮后影响准确性;

3、测血糖的时候手冰,血流慢,滴血困难;

4、不统一采血部位,每次都换手指或部位;

5、用了过期试纸或者和家人混用了设备;

6、室温过高或过低,影响测试传感器的反应。

这些看起来只是“小事”,但每一项细节都会悄悄影响测出来的结果。

二、正确的测血糖流程,这样做才能更准确

掌握正确的血糖仪使用方法,其实比换机器更重要。如果你是初次使用血糖仪,或者长年使用但从未系统学习过流程,下面这段内容一定非常值得你看。

1、洗手、擦干是关键

测血糖前必须用温水洗手,并彻底擦干。残留的水分、汗液或洗手液成分都可能干扰试纸反应,也可能让读取数值偏高或偏低。注意不要用酒精湿巾擦手!虽然看似消毒,但酒精未干时容易影响反应。

2、采血位置固定,第二滴血更准确

每次采血时,尽量固定在同一手指的侧面(避开中间的指腹),痛感小,血流也更顺畅。且不要使用第一滴血液,因为它混入了皮肤表层组织液,会影响检测效果。用干净的棉签擦掉第一滴,再用第二滴来进行检测,更接近真实血糖水平。

3、保质期要留意,保存环境要合适

试纸本身对准确度有很大影响,一旦超过有效期,试剂化学性能下降,测出的血糖值偏差会明显变大。日常建议:

4、环境温度适中,不要冷启动

家用血糖仪的工作温度一般在20~30℃,过冷(冬天刚拿出)或过热(夏天放车里)都会影响传感器灵敏度。如果你从冰凉房拿出血糖仪立刻用,它很可能“不靠谱”。建议提前10分钟将血糖仪、试纸放到常温环境再使用。

三、你的血糖仪到底准不准?教你3个简单判断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得都很标准,但还是觉得值不对,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认到底是否真的“不准”:

1、与医院同步测一次对比

带血糖仪一起去医院,在医院抽取静脉血的同时,自行用仪器扎指尖测量。两个数值误差在±15%以内属于正常范围。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对照方法。

2、使用控制液(校准液)

有的正规品牌会配一个“控制液”,就是用来检测仪器准不准的。按照说明滴一滴控制液,用试纸读取,数值在正常范围就是机器没问题。

3、更换新试纸重新校验一遍

如果一段时间数值波动都很异常,可以更换新的一盒试纸试试。很可能是旧试纸变质所致。

血糖仪是家庭健康管理的好帮手,但只有正确使用,才能测得准、用得好。遇到血糖仪测量不准,不要慌,按流程排查,找到原因,及时调整。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让血糖管理变得更科学、更安心。

发布于
最新文章